被贪欲击垮的校长 ——海安电大原校长吴如林违纪案剖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28 阅读:0
      2014年1月20日,吴如林因受贿罪被海安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十万元。
  
  随着判决书的宣读完毕,吴如林站在被告席上神情木然。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桩桩欲罢不能的交易、一件件不堪回首的往事,犹如梦魇一般,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如今,面对贪婪敛财换来的“苦果”,吴如林悔恨不已。
  
  贪欲膨胀,难守清贫底线
  
  吴如林,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海安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海安县农业工程学校副校长、校长,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海安分校校长、党支部书记。
  
  吴如林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四人,排行老三。深知父母含辛茹苦将他们养大不易,吴如林从小勤奋学习,197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南通师专,成为了一名大学生,父母欣喜不已,终于有了一个跳出农门吃上“皇粮”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吴如林被分配到原海安县墩头乡曹庄中学任教,从班主任干起,勤勤恳恳、踏实进取,通过自身努力和组织的培养,吴如林30岁就当上了海安县农业工程学校副校长,先后担任海安农工校校长,海安电大校长、党支部书记。十年磨一剑,吴如林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都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一致认可。
  
  然而,随着职务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吴如林跟老板打交道的机会多了,看到老板们“阔气”、“潇洒”的生活,吴如林再也耐不住清贫,渐渐开始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唱歌、打牌、洗澡成了家常便饭。
  
  “起初,我和同事一起出差,还精打细算,毕竟我们的家底薄,可看到外地老板们自在的生活、高档的消费,我心里很是羡慕,也想挤进他们的圈子,但实力不够,尽管我们也能小打小闹,喝喝酒、唱唱歌、打打牌、洗洗澡,但和人家一身的名牌、吃在名店、喝的名酒、抽的名烟比起来却是相差甚远,我的思想开始动摇,我渐渐地认为,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吴如林看来,教师职业虽然崇高光荣,但跟那些做生意的老板比起来,还是过于清贫了,此时的他早已忘却最初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
  
  居功自傲,大肆权钱交易
  
  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吴如林也曾想过要在教育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于是他开始踏实勤奋工作,潜心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推行服务“三农”办学理念,打造家禽养殖产业特色,发展职校生“对口高考”上大学的教育事业等,吴如林为学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更是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然而,随着成绩的取得,领导的认可,吴如林逐渐变得居功自傲,觉得自己有了“资本”,是时候为自己的生活作些“打算”了。
  
  2001年,根据上级要求,海安农工校欲将校办厂30%的股份转让给个人,已是股东之一的Y某对这块“肉”垂涎欲滴,索性豪掷50000元“好处费”,请求吴如林帮他这个大忙。看着桌上厚厚叠起的钞票,吴如林心有余悸又兴奋不已,从未收过这么多的钱,又恰逢自己买房缺钱,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吴如林利令智昏将钱收入囊中。后来,在吴如林的帮助下,学校摒弃重新评估的方式,以原始股价将30%的股份转让给Y某,并且约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支付转让金,大大方便了Y某。
  
  同年,为了迎接国家级重点职中资格复评,海安农工校决定新建教师宿舍、学生烹饪综合楼,吴如林担当工程负责人。当地的工程老板Z某自然不会放过身边的这个“肥差事”,于是主动上门请缨。一番商谈后,Z某爽快答应下浮工程款若干个百分点捐给学校事业建设,并承诺给吴如林1.5个百分点的“好处费”,吴如林会意地点点头。很快,Z某顺利地承接了该工程,年底,如约送来15000元“好处费”,吴如林欣然收下。
  
  2002年暑假,海安农工校F某想到海安电大经营商店,来到吴如林家中,一番简单的家常后,F某道明了来意,吴如林见“老熟人”有事请求,自然答应帮忙。谈笑间,F某将事先准备的30000元现金搁在客厅的桌上。
  
  一幕幕权钱交易的丑剧在吴如林的身上不断上演,可悲的是,吴如林沉醉在自己贪腐的世界里,乐此不疲,不能自拔。
  
  侥幸心重,滑向堕落深渊
  
  “记得刚到电大任职不久,几名县领导专门找我提醒谈话,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身上存在的种种现象和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我当时的心里很是紧张和不安,害怕问题会暴露。谈话过后,我的思想有过激烈的斗争,可侥幸的心理还是占了上风,等等看,几个月过去了,似乎没什么动静,我自我安慰:领导们也就是‘走个程序’而已,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情况。后来,县纪委、县教育局的领导也有过多次的提醒,我都当成了‘走过场’……”吴如林在组织生活会上如是说。
  
  2005年,吴如林调任海安电大校长,凭借吴如林的“关心”,F某作为第一批农工校教师进了城。到了电大,F某时刻关注电大商店的经营情况,发现电大不论是学生人数还是商店的经营状况都比农工校好得多,寻得商机的F某暗下决心,要把电大的商店承包到手。F某盘算着:吴如林现在是电大的校长,一定要请他出面帮忙,成功的几率才大。然而,电大的商店原先是别人经营的,要从人家手里夺过来,难度较大,思来想去后,F某决定加大投入,不惜“血本”,也要挤掉商店原先的承包者。2006年暑假,正逢电大商店承包新一轮招标,早就做好准备的F某兴致勃勃地来到吴如林家中,几句简短的寒暄后,F某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并将手中的“筹码”重重压在客厅的茶几上,见“铁哥们”有事请求,又如此诚意,吴如林怎肯拒绝,80000元现金悉数收下。
  
  随后的几年内,为了继续在电大经营商店,以及在后来新建的职教园区内经营商店,F某在吴如林这棵大树上下足了“本钱”,吴如林统统笑纳。
  
  人心不足蛇吞象。吴如林为了广开财路,还将手伸向了学生教辅资料的采购。经查,2006年上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吴如林利用担任海安电大校长的职务便利,在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过程中,先后6次收受某图书公司经理W某为拜托和感谢其在学校教辅资料采购方面给予关照所送人民币计80000元,购物卡价值计人民币12000元,款物合计人民币92000元。
  
  “我的贪欲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我不思悔改,无视组织的纪律、不顾群众的呼声,跟一帮唯利是图的人混在了一起,沆瀣一气,耗尽了做人的底气……”吴如林在铁窗里流下了悔恨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