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医大爱 ——追记启东市中医院脑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周浩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0-30 阅读:0

2015130日下午,天空阴沉,北风哀号。周浩同志的灵车从启东市殡仪馆出发,一路在人们崇敬而悲伤的目光中,缓缓驶进启东市中医院,他曾经工作了16年的地方。

医院大楼前,数百名身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在寒风中等候,含泪为奋斗医疗一线32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好医生周浩送行。

在此3天前,因为患者家属的一个求助电话,术后不满48小时的周浩,不顾妻子的劝阻,毅然拔除引流袋,撑着病体前往重症病房探视。当他艰难地走到离自己病房10米远的电梯口时,突然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生命永远定格在55岁。

周浩将人生的最后一刻定格在了他挚爱的工作岗位上,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其感人事迹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启东市委、南通市委分别于2月和4月,相继作出决定,追授周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周浩同志学习的活动。

3月,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53月份“中国好人榜”揭晓,好医生周浩获评“敬业奉献好人”。

4月,“感动中国·2014江苏十大感动人物”正式出炉:因公殉职的启东市中医院外科副主任、好医生周浩,以高票跻身其间。

 

一名精诚的医者

 

1978年,周浩应征入伍,前往陕西某部服役,后考取河北唐山的华北煤炭医学院。5年后,他学成毕业,回部队当了医师,正式开始自己的行医生涯。

从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升任部队卫生所所长,周浩在部队一干20多年。1999年,他转业至启东市中医院,担任外科主治医师。2003年,医院科室细化分类,周浩前往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外科。随后,在他的组织牵头下,启东市中医院脑外科挂牌成立。2005年,周浩取得了副主任医师的职称。

与普通外科不同,脑组织内神经纵横、血管交错,治疗难度极大。尤其是给大脑做手术,要求医生兼具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过去的十年中,面对一个个突发的脑出血、脑外伤等急诊,周浩一次次全身心投入,一次次化险为夷。

2014725日下午,汇龙镇青年路发生一起车祸,一名58岁的女性在车祸中受重伤。当日1435分,伤者送到中医院时,已经昏迷,生命垂危。脑CT显示她脑挫裂伤,广泛水肿,中线移位1厘米,脑池消失。

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周浩十分清楚,这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很多不能预见、无法避免、难以克服的情况,手术风险大,极有可能并发继发性癫痫、外伤性精神障碍、交通性脑积水等颅内并发症,甚至可能长期昏迷、植物生存。手术风险极大。

周浩一边联系手术室,一边详细与患者家属进行术前沟通,并和其他医师商讨拟定了手术方案。当日1645分,患者进入手术室。经过2个小时35分钟的紧张手术,患者被送往重症监护病房。手术非常成功!

与周浩共事十多年,启东市中医院大外科主任蒋斌对他的医术予以了充分肯定:“周浩对医学的执着和认真令人感动。”

 

他待病患者如亲人

 

2015128日,周浩同志去世的第二天,刚听到噩耗的孙杰急忙赶到设在启东市殡仪馆6号厅的灵堂吊唁。

24岁的孙杰与周浩原本素不相识。20137月,孙杰的母亲王亚珍不慎摔倒,导致颅内损伤。周浩是她的主治医师。“当时,我母亲情况十分危急,多亏了周医生全力抢救。”孙杰说,母亲出院后,周浩多次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帮忙更换胃管。“他待我们就跟自家人一样。”孙杰眼眶泛泪。

同孙杰母子一样,几乎所有周浩医治过的病患及其家属都对他心存感动。采访中,有数十名患者家属表示,周浩曾义务登门复诊或换药,为的是避免病患来回劳顿。其中,最远的一个病患住在距离启东市区15公里外的寅阳镇。

启东市中医院脑外科收治的多是危重病人。部分患者因为吞咽困难,只能进流食。周浩自掏腰包,购买了一台家用食物粉碎机,无偿提供给患者家属使用。护士长葛海红不止一次见到周浩买来水果,耐心地切成条状,放入机器压榨,再分成小碗,送到一个个病房。

“对患者,他有时甚至比家人还上心。”蒋斌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大约五六年前,吕四港镇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被高空坠落的石板砸中,造成严重脑挫伤。紧急手术后,老人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一度成了“植物人”。家属心灰意冷,几近绝望,但周浩却不愿放弃。他每天坚持早中晚查房,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对话、沟通。20多天后,在精心护理下,老人竟逐渐恢复了意识。出院时,家属握着周浩的手,呜咽得说不出话来。

 

一生奉献与担当

 

19861月,周浩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的29年,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担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浩所属的部队驻扎在陕西延安的一个山沟里,条件异常艰苦。“一个月吃不到一顿白米饭,洗不了一次热水澡。一刮风,脸上、身上一层黑灰。”曾经的战友陈启兵这样描述部队的生活。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浩却两次选择了坚守。

陈启兵说,从华北煤炭医学院毕业后,周浩本可以转业至地方医院工作。这在当时是人人羡慕的机会。然而,周浩却放弃了。两年后,部队缩编,一大批战友选择了退伍或转业,周浩又毅然决然去了更为偏远的下属部队。“周浩曾说过,只要部队需要,他就干!”

进入启东市中医院后,周浩一如既往甘于付出。24岁的护士薛澄杰曾在周浩所在的脑外科工作。一次,薛澄杰协助周浩处理一个急诊。突然,患者发生呕吐,床上、地上全是秽物。薛澄杰顿时手足无措。周浩挥挥手,示意薛澄杰离开,转身取来扫帚、抹布默默清理起来。“他一个主任,却替我们护士干活儿。”薛澄杰永远不会忘记周浩躬着身仔细清理的画面。

付出了许多,周浩却从不求回报。2013年,周浩退回患者红包8500元;2014年,退回8400元;今年1月,他又将2个红包,共计1600元,交由财务科,返还至病患账户。而这些,仅仅是中医院可以统计到的数据,周浩私下拒收的数目远不止这些。

 

唯一缺失的医嘱

 

2015121日傍晚5时许,66岁的男性患者朱松涛突发脑血肿,被紧急送入启东市中医院。当晚730分,周浩登上了熟悉的手术台。这是他做的最后一台手术。两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周浩为朱松涛办理了交接手续,由其他医生负责老人的后续治疗。因为不久,周浩也将作为病人,躺上手术台。

周浩接受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近几年,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一直困扰着周浩。但工作忙碌的他未能抽出时间进行手术。随着病情发展,尿频尿急的症状日渐严重,周浩已很难坚持做完两三个小时的手术。无奈之下,周浩决定交接手头工作,接受手术治疗。

谁也没料到,在接到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后,周浩会不顾自己术后虚弱的身体,执意前往探视,并最终殒命。周浩走得那么突然,令所有人难以接受。

“我并不奇怪父亲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儿子周影棋的印象中,周浩一直将病患、工作放在第一位,很少顾及自己的身体。周影棋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中客厅的沙发上,常年放置着一条被褥,无数个夜晚,周浩就蜷缩在沙发上过夜。“父亲上班没有白天黑夜,有时深夜刚到家,凌晨两三点接到急诊或病患有突发状况,他又得往医院赶。”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渐渐地这张沙发就成了周浩的卧床。

正是因为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周浩患上了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一生中开过无数个医嘱,却唯独没给自己下一道“卧床休息”的医嘱。

从医32年,周浩早已把恪尽职守、医者仁心、乐于奉献,当作自己的本能。从那一面面锦旗、一封封饱含真情的感谢信里,我们读懂了周浩平凡而不平常的一生。

周医生,人们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