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二人转” ——如东县掘港镇银杏村原党支部副书记杭秀龙、原村经管员朱翠连案件剖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20 阅读:0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因其独特的说、唱、扮、舞等演出风格和喜剧效应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如东县掘港镇银杏村原党支部副书记杭秀龙和原村经管员朱翠连,却为我们演绎了一出以悲剧落幕的别样“二人转”。

华丽转身后“粉末登场”

银杏村,位于如东县城中心镇掘港镇南郊,新掘通二级公路从该村贯穿而过,有着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被规划为掘港工业园区。2005年,掘港镇引进的一批重点企业陆续在掘港工业园区安家落户,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涉及征地拆迁补偿的繁琐工作。时任银杏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杭秀龙临危受命,负责协调园区征地拆迁工作,而朱翠连作为经管员则负责掌管征地补偿资金的管理和发放。

杭秀龙、朱翠连算得上村里的“老资历”,加上做工作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凡涉及园区土地征用、附属设施配套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事项,只要他们一出面便能迎刃而解。往日的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深得业主、村民的肯定和信任,二人也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嘉奖。

起初,杭秀龙、朱翠连一心想着为镇村发展多干实事,心无旁骛,但随着征地拆迁工作不断推进,他们的对外应酬逐渐增多,经常出去吃吃喝喝,看到一些老板大把花钱潇洒,想到自己作为村干部,为园区发展出力献策,为村里百姓争取权益,收入却很低,有时连摩托车的汽油费、手机话费都不够用,心理逐渐变得不再平衡,开始打起了小九九,想着是不是乘着退职前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弄些“补贴”。

2008年上半年,掘港镇为推进镇工业园区建设,要求银杏村一些组内的坟头统一迁出安置。在汇总上报迁坟数字时,杭秀龙突然发现机会来了。他与朱翠连商量着,以虚列部分农户坟头名单的方式,搞点“补贴”花花,朱翠连当即表示同意。于是,担任着不光彩角色的他们“粉末登场”了,一人负责造单据,一人负责找人签字,很快炮制了一份夹杂着虚列农户名字的迁坟名单,上报并套取迁坟款19210元,其中9610元被二人装进腰包。

作为“村官”的杭秀龙、朱翠连,在为园区振兴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悄然转变着角色,开始上演别样“二人转”……

牛刀小试后“渐入佳境”

贪欲之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尝到甜头的二人,首先将征地拆迁变为他们敛财的便捷途径。他们“灵活”运用征地拆迁政策,又摸索出另一条“生财之道”。2011年,村民管某为了在征地拆迁中多拿些补偿款请杭秀龙帮忙,杭秀龙心想管某得了好处,自然不会忘了自己。于是,杭秀龙找到朱翠连,为其多“争取”了额外的征地补偿款3.7万余元。事成之后,管某心满意足,送给杭秀龙、朱翠连各一万元表示感谢,二人假意推搡之后便心安理得地笑纳了。此后,园区征地拆迁,村里常会出现几个工作难做的“钉子户”,每每这个时候,杭秀龙便与他们演一出双簧,“从园区建设大局出发”花钱摆平问题,然后再从中渔利。案发后,朱翠连坦言,“有的农户多拿了征地拆迁补偿款后,会给我们好处费,于是我们便不按政策办事,他多要点我们就多给点”。杭秀龙也在忏悔书中写道:“征地拆迁上暗示,只要农户送点钱,我就为他们多争取补偿……其实这是给自己暗藏了一颗定时炸弹。”

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欲望的种子一旦撒播到适宜的土壤,就会悄悄发芽,恣意成长。在物欲的刺激下,大权在握的杭秀龙、朱翠连胆子越来越大,他们的目光已不再停留于征地拆迁,而是开始变着戏法捞钱。他们把敛财目标又转向了工程招投标、修桥筑路、河道冲浆等工作领域,在帮助承接工程中收受“好处费”,在调解工程建设矛盾中收取“协调费”,在工程结算中提取“辛苦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面对金钱,他们也变得越来越麻木,大到村营收入,小到垃圾处理费、村民建房保证金,甚至连孤寡老人的五保救济金也不放过,可以说是雁过拔毛。对此,杭秀龙在忏悔书中写道:“当时是贪小便宜的思想作祟,觉得即便捞几百块钱也是好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敲蔗糖”式的小打小闹已不能满足二人的胃口,他们又在村工程上做起了文章。“与其让老板们赚钱不如我们自己干”,二人私下合计一拍即合。2012年,银杏村实施一号、二号农居点下水配套工程时,杭秀龙、朱翠连伙同他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们私下里请关系较好的包工头出面,到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加招投标承接工程,然后却是自购建材,自请工人施工,裁判员、运动员一肩挑。工程结束,朱翠连坐下来一按计算器,“利润”37857.6元,其中26857.6元被二人轻轻松松落入口袋。

沆瀣一气中“掀起高潮”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叫富”,本是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却被杭秀龙、朱翠连活学活用,拿来掩盖他们大肆捞取征地拆迁补偿款等违法行为,殊不知害人害己。

俗话说,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杭秀龙、朱翠连深知,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可能瞒住其他村干部,而有些钱他们想动,也不得不给他人分一杯羹。2010年,某公司在银杏村建设信号塔,临时租赁村部院子堆放施工材料,并一次性缴纳租金3万元。杭秀龙经手收下租金后,与朱翠连、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姚某商量,觉得企业临时缴纳的租金不入账,镇监管部门、群众不会察觉,但企业租赁的是村部的院子,所有村干部都知情,于是三人拿出其中1万元给自己“补贴了点汽油费”,其余2万元则作为所有村干部外出旅游的经费。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看到利益分享既带来了实惠,又堵住了其他村干部的嘴,杭秀龙、朱翠连渐渐摸索出“村主要干部集体协商,成果共享”的“共同致富之路”。

2011年,银杏村进行河道疏浚,因某公司将生产渣料倾倒在该村河道中,加大了河道疏浚的工作量。杭秀龙带着分管的村干,找到该公司渣料处理的负责人,让其拿出1万元,作为处理河道中渣料的费用。钱到手后,几名村干部心照不宣,一致同意将额外产生的疏浚费用从村账中支出,1万元就这样被几名村干部均分。至此,村级重大事务由杭秀龙出面协调,分管村干部签字确认,朱翠连进行财务处理的模式初步形成,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银杏村被搞得乌烟瘴气。短短几年时间,杭秀龙、朱翠连伙同他人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集体资金近30万元。案发后,参与其中的姚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有7名历任村干部被追究党纪责任。

悔恨交加中“悲情落幕”

山雨欲来风满楼。2013年临近国庆节,银杏村田间村头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然而如东县纪委在办理群众信访的过程中发现了银杏村的问题,调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听到风声的杭秀龙、朱翠连诚惶诚恐,但同时又侥幸地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在园区征地拆迁工作中是有功之臣,功可抵过。县纪委、镇党委多次找二人谈话,希望他们能及时讲清问题。但杭秀龙、朱翠连心存侥幸,一方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一方面将他们自认为可能被组织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订立攻守同盟,还制作已故农户征地补偿的虚假凭证,妄想来个死无对证。面对组织调查,自作聪明,加之对钱财的贪恋,他们一次次错失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正如朱翠连在忏悔书中所言:“其实当听说组织上开始调查时,我已经知道有些问题藏不住了,我和杭秀龙多次在一起商量对策,哪些问题先说,哪些问题后说,哪些问题如何说,哪些问题绝对不说,以此应对调查。”奈何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4年5月7日,如东县人民法院依法对杭秀龙、朱翠连作出判决。杭秀龙因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非国家公务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朱翠连因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杭秀龙、朱翠连膝下均已有孙儿,案发时朱翠连还有三个月就将办理退休手续。他们本应三世同堂,其乐融融,安度晚年,却因私欲横生,沦为阶下囚,为自己勤勤恳恳四十多年的事业划上了一个休止符,也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了一个抹不掉的污点。

杭秀龙、朱翠连都是土生土长的银杏村人,而且他们在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办案人员在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银杏村、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但是,在贪欲的驱使下,因为缺少了对法律的敬畏,他们逐渐背离了当初的自我。

杭秀龙在忏悔书中写道:“贪一时,悔一世。想到自己即将看不到外面的蓝天和大地,呼吸不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听不到外面的鸟鸣,想到我85岁的老母亲,我后悔莫及。如果时间能倒流,我能在灿烂的阳光下陪着自己的老母亲,和自己的孙子玩耍,那该是多么幸福啊.......”然而,悔之晚矣,陪伴他们的,将是漫漫的铁窗生涯。(东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