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安县将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治理作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明晰监管内容、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监管措施,从源头上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
一是定事项。组织各行业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梳理,建立涉及行政审批前、中、后的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并实施清单管理,也就是目录外的将不再作为行政审批和管理的前置条件和依据。截至目前,各部门组织申报的事项数43个,涉及拟在海服务的中介公司117个。二是定收费。对保留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中介服务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政策效应评估和调查。不断精简合并收费项目,加强收费督查,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改变计费方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三是定流程。组织指导中介服务机构优化服务流程,明确承诺时限,制作服务指南,形成一套规范的中介服务执业标准,营造良性竞争机制。对同一行政审批事项中涉及的多个前置中介服务项目进行合并、精简、流程再造等,实行一次服务、结果共用,进一步压缩中介服务时限。四是放市场。确立“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鼓励和支持资质等级高、执业水平强、信誉度好且本地紧缺的中介机构进入中介服务市场参与竞争,加快形成同一性质中介服务机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建“超市”。建立“实体”超市。在县政务中心设置中介服务超市,将信誉高、资质好的中介组织通过竞标方式择优纳入中心统一管理,如:环境、安全、能源“评估”,工程图纸“审核”“测绘”等。建立“网上”超市。依托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网上“政务大厅”,采取“淘宝店”的管理形式,建立网上服务超市,对进入海安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实施监管,着力解决中介服务机构分散难寻、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收费价格高、服务不规范等状况。六是建行业监管机制。行业监管部门牵头制定本行业中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制度及执业考评办法,对新进入海安中介服务市场的中介机构实行登记制度,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在具体项目上的业务指导,督促指导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服务制度。七是建信用管理机制。建立对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举报投诉制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施对中介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奖励、惩戒、退出等信用管理措施,实施信用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准入、退出评价机制。八是引导行业自律。制订行业协会自律规范和惩戒规则,督促其履行自律、服务、协调职能,实现协会自我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机制正常运行。
围绕“管好”“管活”的目标,通过八项举措并行推进,着力整治违规收费、借权营生、利益输送等问题,防止“权力寻租”和“二政府”现象,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稳健发展的市场环境。(尤建 秦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