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苏晓鹏,女,1980年2月出生,汉族,海安市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海安市老坝港滨海新区财政局原综合科科长。2003年7月至2015年8月,苏晓鹏任角斜镇、滨海新区农经系统总账会计。经查,2004年9月至2015年8月,苏晓鹏先后贪污公款合计人民币47万余元、挪用公款合计人民币170万余元。2018年11月,苏晓鹏因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人民币20万元。
“如果没有走错路,38岁的我工作上还可以再进一步,我也可以陪伴女儿渡过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中学六年。现在我悔不当初,一路走来,终究是自己的贪婪和无知害了家庭,害了自己……”海安市老坝港滨海新区财政局综合科原科长苏晓鹏在忏悔书中写道。
38岁,本应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家庭的顶梁柱。但是苏晓鹏却在38岁发生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等待她的不再是事业有成,似锦前程,而是失去自由,身陷囵圄。
夫债妻还 将罪恶之手伸向集体账户
“从小学到初中,我曾经都很认真地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考上了南通农业学校,三年的学习,六个学期我都是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毕业前夕,我在学校里入了党,成了预备党员…”曾经优等生的苏晓鹏为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切在苏晓鹏第一次从集体账户上拿钱帮助他丈夫还债时悄然改变。
2003年,苏晓鹏的丈夫朱某某沉迷上了购买彩票,幻想着“一招中奖”实现“发财梦”。朱某某通过向彩票店赊账,向朋友借钱购买彩票,前后买了1年左右。然而偷鸡不成蚀把米,朱某某不仅没有中奖,反而搭进去10万余元本钱。原本就没有多少积蓄的家庭因此负上了第一笔债。当时苏晓鹏任海安市角斜镇农村经济服务站总账会计,主要负责记账、资金往来管理以及收取下属各村清收款等。为了帮助丈夫还债,苏晓鹏竟打起了公款账户的主意。于2004年9月2日至9月20日,仅仅19天的时间,苏晓鹏先后12次截留各村上缴的清收款合计58100元,帮助丈夫偿还债务。
2004年年底,朱某某在海安市开了家汽配店,因为经营不善,到2006年汽配店关门时,亏损了大概40多万元。2007年至2008年,朱某某又租了一间店面,经营副食品、熟食,但到最后还是血本无归,连带又欠下几万元债务。这些债务基本都是苏晓鹏利用职务之便套取公款帮助还清的。
苏晓鹏的一再迁就没有换来朱某某的真心悔改,反倒是“助纣为虐”,朱某某又给家庭带来巨额债务。2010年,朱某某跟随搞工程的亲戚去大庆,具体负责记账和材料保管等工作。但是朱某某经常打牌、赌博,还因此借下高利贷40多万元。债台高筑的朱某某,在高利贷的催逼下,再一次把难题抛给苏晓鹏。而苏晓鹏在债务面前,依然没有正确对待,不惜以身试法,一次又一次将罪恶的手伸向集体资金。
虚荣攀比 跌入套取公款的“无底洞”
如果说苏晓鹏的丈夫朱某某是她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引路人”,那么在此之后,盲目攀比、死要面子的心理,则是苏晓鹏陷入犯罪深渊的重要原因。
2011年初,苏晓鹏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城区购置房产,攀比心、虚荣心占据了上风。在家庭仍有高额债务的情况下,苏晓鹏在海安市城区购买了一套总价44万余元的房屋,再加上装修、家具、电器等费用又用掉17万余元。同年,她还购买了一辆东风日产骐达小汽车,总价15.5万元。在购买房、车的70多万元中,除了朱某某父亲支持的11万元,其余全部都是从单位公款账户中支取的。办案中发现,2012年,苏晓鹏从公款账户上共支取钱财22笔,总计近70万元,这一年也成为苏晓鹏违法犯罪的顶峰时期。
此外,苏晓鹏还追求“人前风光”。生活中的她衣着光鲜,挥霍无度。审讯中苏晓鹏向组织坦言:“我很爱面子,对同事朋友都说丈夫朱某某在外面当老板搞工程,平时自己的吃穿用度也较为讲究。当同事、朋友问我借钱时,我也不拒绝。因为虚荣心和死要面子的心理,我总认为自己在政府部门上班,工作体面,待遇不错。别人来借钱是看得起我,如果拒绝就是得罪人。”“我甚至还认为,反正借的钱不是自己的钱,都是从公家账户支取的,就当做个顺水人情。前后我共借给一位朋友20万元,一位同事5万元。除了‘慷慨解囊’,我还追求高档消费,就在被留置的前几日,身负重债的我经不住朋友的撺掇,在美容店花费5000元购买护肤品一件。”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没有监管,尝到“甜头”的苏晓鹏真的把公家钱当成了自己的钱,开始肆意妄为,她利用管理村(组)集体资金的职务便利,采取虚构付款事项骗取审批、私开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等手段疯狂作案。在基层农经站任会计的11年间,苏晓鹏将公家账户变成自己的提款机,累计作案98次,按需提取,共支取公款合计218万余元。
执迷不悟 最终滑向犯罪深渊
其实,早在2011年8月,苏晓鹏就因挪用公款错误被角斜镇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照理本应就此收手。然而,自认为侥幸过关的苏晓鹏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悬崖勒马,反而变本加厉,开始疯狂敛财。“说实话当时这个处分对我来说,又没影响我的待遇,最多就两年。我过了这两年的时间,不还照样可以再进步。当时我心里就这么想,总认为这一次处分,对我也没什么人生影响,觉得无所谓吧。”悔过书中苏晓鹏这样谈及自己被处分后的心态。
如果说2004年第一次挪用公款时,苏晓鹏的人生驶入了一条错误的轨道,那么在2011年被处分后,苏晓鹏本可以知耻后勇,重新选择,但是却未能迷途知返,反而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于2012年挪用公款22笔近70万元,2013年挪用公款20笔近34万,达至犯罪顶峰。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2016年9月,苏晓鹏调至海安市老坝港滨海新区财政局综合科任科长。离开任职多年的农经会计岗位,苏晓鹏的内心也是充斥着惶恐和不安。每当听到审计、检查字眼时,总是提心吊胆,整日精神恍惚,成宿地睡不着觉。2017年11月,海安市委巡察组进驻老坝港滨海新区,苏晓鹏知道从账上套钱这件事早晚会被发现,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咬牙撑一天算一天。2018年6月27日,令苏晓鹏胆战心惊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海安市监察委员会对其采取了留置措施。
“明明可以有另一条生活方式可以选择,我却偏偏以身试法,选择了一条犯罪的道路,毁了自己也辜负了所有关心爱护我的家人……”当苏晓鹏幡然醒悟,留下悔恨的泪水,却是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