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是城乡文明的标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近年来,郭里头村社区启动“民生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工程”,多措并举,全程把关,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合理指挥和快速处理,切实解决辖区内公厕年代久远,结构简陋,设施陈旧老化,渗水、损坏等问题,改善公厕环境,助力创文攻坚。
改造升级,严把质量关。社区监委会因地制宜,合理选用群众接受、符合实际的改造模式,把好民意评价关;产品质量上严把标准,使用符合国家要求和省厕改规范的产品,把好设备选用关;工程施工上严格要求,设备安装符合规范,把好现场监督关。目前,社区已完成3处公厕改造,屋面翻新86平方米,线路更换80米,檐沟疏通24米等,极大改善了公厕环境与使用效果。整改过程中,监委会成员实行“一日三播报”制度,通过微信群、党小组、群众代表等渠道,广泛宣传,实时通报,让改造工程走在阳光下。
长效管理,注重规范关。建立健全公厕运营管理长效体制机制,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管理制度,1个公厕至少一名保洁员,做到晚间彻底冲洗和白天连续保洁相结合,随脏随擦,全方位保洁,做到管理无缝隙。本月,进入创建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月以来,更加注重管理细节,同时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加强文明宣传和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并呼吁广大居民爱护公共设施,杜绝不文明现象,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公众参与,共促长效关。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成立“流动所长制”,发放“所长制”公示牌、“所长”工作记录本,并细化了“所长”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所长”实施检查—反馈—协调—处置—复查“五步法”管理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研究协调解决。同时,悬挂公示牌,内容包括编号、投诉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监督。
小小公厕,方寸之间,牵连民生,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郭里头村社区监委会加强监管,既让村民“方便之处”更加方便,也极大改善了社区周边环境卫生面貌,推动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