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于主任,多亏了陆书记!我家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海安市李堡镇陈庄村的一名信访人刘某指着眼前平整如初的承包地,脸上除了感激还带着一丝歉意。很难想象,数月前调查组来到信访人家中进行第一次反馈和调查时,信访人态度强硬、不愿配合,调查组吃了几次“闭门羹”。
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越难啃的骨头越要啃。调查组自收到信访举报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信访人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研判,制定详实的初核方案,明确需要核实的方向、方法和步骤,确保问题核查到位。调查组首先来到信访人家中,向其了解反映的问题。
“初见面”——反馈,将信将疑
“省里面我也去了,市里面我也跑了,到现在都没有给我解决。” 刘某并没有感受到调查组的诚意,反而满腹狐疑,“我主要反映的就是我们村支书的问题,还有村里在我家宅基地承包地上修建厕所的问题。”调查组耐心解释,“您放心,我们今天过来,就是代表组织向您了解反映问题的相关细节,调查结束后会将结果向您反馈......”在和信访人刘某进行了第一次反馈后,调查组带着收集到的新“线索”再次进入了初核程序。
扎实的调查,是化解疑难信访举报,消除信访人疑虑的重要保障。因信访反映问题时间跨度较长、涉及部门较多,调查组先后调取了相关人员90年代末宅基地承包地底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职能部门的考核评比材料、判决文书等资料。走访村居干部群众30余人,现场踏勘20余次,刘某反映的13个问题基本“查清摸底”。12本厚厚的卷宗材料展示了调查组既要将问题查清,又着力推动解决信访人合理诉求的决心。
“二登门”——了解,冷言冷语
核查问题,再细致也不为过。为了进一步核查关于刘某反映的其户宅基地承包地界址问题,调查组再次来到刘某家中欲向其了解相关情况。没等调查组表明来意,刘某突然情绪激动,信誓旦旦地说,“你们是‘官官相互’,里面肯定有猫腻,我不接受你们的调查!”同时,刘某还拒绝让其他知情人员与调查组接触。
这时,调查组组长第十一监督检查室主任于志军和副组长李堡镇纪委书记陆存梅默契分工,不慌不忙。“人无难事不上访,信访不仅是一封信的来访,更承载了信任。我们都是女同志,我很能体会你的心情,有什么话和我好好说说,彼此信任很重要呀!”陆书记安抚刘某的情绪,真诚地拉着刘某的手说道,“请相信我们,调查组会实事求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您一份负责任的答复!”于主任坚定地告诉信访人刘某。一席话,刘某态度稍微有了转变,表示愿意配合调查组调查。
“再相遇”——答复,喜出望外
调查组在前期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已经有了初步判断:信访人刘某反映该村党支部书记的问题经过核实部分属实且将予以处理,另有部分不实、部分无证据证明。考虑到该信访件的复杂性和关注度,海安市纪委监委相关领导、调查组、李堡镇纪委就该信访件的办结反馈进行了集中会商。在此过程中调查组敏锐地发现,化解此信访件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信访人合理解决其宅基地承包地界址划分以及如何处置在该界址上所建厕所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难题,其他的问题将迎刃而解。鉴于信访人宅基地承包地与邻居家的界址划分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调查组立即将该问题提请李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随后,调查组又多次深入一线,赴镇到村参与现场督办,敦促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最终该问题得到了合理妥善地解决。
近日,调查组在向信访人刘某进行反馈时,刘某表示非常满意,并激动地说:“你们的调查讲事实、有温度,海安市纪委监委还了咱老百姓一个公道,我心里感到很温暖、很激动!先前我对你们的工作不理解,真是不好意思!” (熊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