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黑榜’后,村里立即整改,督查发现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都已整治到位,并安排了人员进行常态化检查。”近日,南通市海门区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四甲镇某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时,该村相关负责人说道。
今年是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年,该区纪委监委坚持靠前监督,强化分析研判,督导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红黑榜”,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一体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全区10个区镇及其所辖的235个行政村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度督查范围,根据督查结果,每月排出镇村两级‘红黑榜’。前2名区镇和前20名村居前列入‘红榜’,最后1名区镇和后10名村居列入‘黑榜’,‘红黑榜’每月在本地媒体曝光,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鲜明导向。”该区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
为压紧压实整治责任,该区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联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村居一线开展常态化专项督查检查。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全面检查垃圾治理、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处置、“三棚”整治等情况,并进行评估打分,建立监督检查台账。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聚焦弄虚作假、推诿拖延等整治不力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截至目前,该区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监督检查5轮次,发布四期“红黑榜”,6镇次、80村次进入“红榜”,3镇次、40村次进入“黑榜”,问题整改率达92.93%。
“我们将坚持为民办实事,强化精准监督,以有力监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陈亮 赵朔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