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守忠诚
——记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副主任金云霞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7 阅读:0

“我认为李某没有私心,在先行先试的探索性工作中没有先例,缺少经验,李某的行为应该属于他的工作失误而不是失责,可以适用容错纠错机制,建议免予纪律处分。”这是她和同事们热烈讨论李某失职案件时的场景。熟悉她的同志都说,她是一个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又爱憎分明的人,她就是南通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金云霞。

2006年,金云霞心怀着匡扶正义、激浊扬清的梦想,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实现了心中的职业理想。15年来,她先后在区、市两级纪委检查室、审理室、纪检组、纪监工委等多岗位砺炼,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融入到工作与生活中,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的神圣使命。2021年7月被南通市纪委评为优秀党员,2021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把每一个案件办好是对党最基本的忠诚”

纪检监察干部手中握着戒尺,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是对法纪的敬畏,对人民的交代,更是对党组织的忠诚。正是这种信条,促使着金云霞在办理每一个案件时,认真严格把好案件事实、证据、程序、涉案款物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纪法检验、社会检验和历史检验。

审理工作是处理党员干部的最后一道“关口”,是对审查调查阶段工作的审核监督,因而审理工作也是依纪依规依法对审查调查工作“挑毛病”。审理部门提出的意见绝大多数都能被审查调查部门接受,但难免偶尔达不成共识,审理部门是坚持还是妥协,敢不敢说“不”,会不会说“不”。对审理人员是巨大的考验。“审理工作是良心工程,对自己审理的每一个案件都要做到问心无愧,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也要让被审查调查对象感受到公平公正。”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金云霞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审查调查部门遇有分歧的案件,她十分注重和同志们反复研究商讨,对拟提出的不同意见充分说理,提交会议集体讨论。一次,审理室对审查调查室的5个案件,就定性和处理方面提出了不同意见,在常委会上一致通过。会上,领导对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审理工作的把关职能,体现了审理工作的专业和水平。”

在担任通州区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期间,为了提升案件质量,金云霞和同事们积极探索实施“立案预审”制度,把好案件的“入口”关;创新“一季度一评议”制度,每季度对全区审结的案件开展质量“评议”,在系统内揭起了案件质量“比赶超”的良好态势,有效促进了全区案件质量提升。2014-2017年度南通市案件质量评查中,全区案件质量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她认为,案件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把案件办好,还要体现在“治病救人”上,惩戒、处分只是手段,让党员干部受教育、明纪律、知敬畏、改错误才是目的。一次,她在审理某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案件时,在与被审查调查对象接触中,了解到其心中颇有想法:“单位同事加班加点很辛苦,作为单位负责人给同志们发点补贴为的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数十万的钱款都退出来了,组织上还追究其纪律责任太过于严苛。”她觉察到该同志在思想上对自身的问题认识还不到位,便耐心细致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宣传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政策决策以及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总基调,指出其在单位系统召开会议给予整改期限后仍顶风违纪,剖析该行为的本质和危害,列举中央纪委网站通报的以及本地区处理的类似案例,使得该同志深刻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对组织上给予的处分诚恳接受。

“有错必纠也是依纪依法办案”

在司法系统流行一句话:“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在金云霞看来,这句话也同样适用纪检监察工作。

从事审理工作,难免会遇到历史遗留的申诉信访,处理这类工作责任重大。金云霞对申诉信访从不推诿拖延,总是认真复审复查,对历史处理恰当的案件,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积极化解信访对象的疑虑和不满情绪,对生活困难的人员积极想办法给予经济捐助,对原处理欠妥的案件则敢于提出纠正意见。

2017年,她受理的一起历史遗留申诉信访件中涉案的三人均年过花甲,年龄最大的已过古稀之年,且案件已信访数次,历时数年之久。能否妥善处理申诉信访件,不仅影响着纪检监察机关及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着当事人是否受到依纪依规公平公正的处理,某种程度上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她高度重视,带领审理室的同志们翻阅案卷,认真复审案件中的每一个细节。她多次走访申诉对象,倾听诉求,并向当年办案人员了解办案经过,力求全面掌握案情。复审发现,黄某等3人案在证据和程序上存有不足。她和审理室的同志们听取多方面意见,分析利弊关系,反复研讨斟酌,最终达成共识。有错必纠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传统,也能彰显依纪依法办案,一样能起到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她对证据不充分的事实部分提出纠正的意见,最终被常委会采纳。当处理结论告知申诉对象时,三名同志激动不已,其中一名老同志发自内心的向她深深鞠了躬,流着泪说:“感谢组织,感谢党有你这么公正的同志,我们可以安度晚年了!”。

“忠诚就是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我是组织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金云霞乐呵呵地说出自己这两年的工作状态。2019年以来,她多次被抽调参与各级纪委专案,其中2次被抽调中纪委协助专案,累计18个月。她十分珍惜每次参与专案的学习锻炼机会,常常被身边同志讲政治、顾大局,乐观开朗,无怨无悔的品质和精神打动,她深知对党忠诚绝不是喊在嘴里的口号,而是要用铁肩担使命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借调期间,她参与谈话、外调书证、搜查扣押、审核证据……周末没有休息,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她和同志们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一次因有临时搜查任务来不及吃晚饭即刻出发,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下午返程路上才简单吃了顿饭,但她毫无怨言,依然热情饱满地投入工作。“只要工作有成效,这些苦都不算什么。”金云霞由衷地说。

因为长时间借在专案,她对家人的照顾相对少了很多。去年在北京期间,金云霞的父亲不慎摔了尾椎骨折,行动极其不便。家人怕她担心没有告诉她,等一个月后父亲基本康复了她才知道这件事情。父亲安慰她说,“你在北京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工作一定要认真干好,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们能照顾好自己。”她听后心里满是愧疚和感动。

2021年春节,因为疫情影响,专案组响应号召就地在北京过年,她发自肺腑地对家人说:“比起邓稼先为‘核’隐姓埋名28年,比起白衣天使逆行武汉,我们只是就地过年,可是幸福多了。”她的话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借调期间,我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家人的支持,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金云霞动情地说。

“清廉是对党忠诚的底色”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意思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而永葆清廉本色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回想所办的每一个案件,她常常为那些忘了初心,没有守住底线的党员干部深感痛惜。他们有的成为阶下囚,给组织给家庭造成无法弥补伤害;有的本应有美好未来,却因一时放松警惕而葬送前程。她深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是一张“名片”,是人民群众认识和评价共产党人的“窗口”,每一个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在工作生活中,她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以“打铁人”的忠诚、干净、担当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去年底,她的一位亲友因家中拆迁问题,希望她帮忙出面约请镇上领导吃饭。她劝导说,“现在的社会风清气正多了,能解决的问题镇上的领导肯定会尽可能的帮老百姓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吃顿饭就解决得了的。领导干部接受你的吃请是犯错误,我们请领导干部吃饭也是犯错误,我可不能违反纪律呀!”她对亲友如此,对被审查对象也是一样。一次,一名被审查调查对象对她的公正处理深表感激,打算送她一条蚕丝被。她语重心长地说:“刚刚被处理了,还要犯错误么?给公职人员送礼也是违反纪律的。对你的处理是领导和组织上的关心,你把感激融入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报答组织的关心,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身边的同志都很优秀,但是组织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被评为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后,金云霞深情地说:“今后我将把这份感恩化作更大的热情,努力工作回馈组织的培养,为早日实现海晏河清贡献自己的力量。”(通纪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