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专项巡察工作开展以来,苏锡通园区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开发园区实际,制定个性化巡察方案,以找准存在问题为切入点,为园区提高巡察质效精准诊脉。
深入基层“望”:查找群众关注的问题。“自媒体”传播“新动态”。依托园区门户网和微信公众号、镇(街)微信公众号,线上广泛发布巡察预告和巡察公告,线下公示栏中同步张贴,动员园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同频转发,第一时间将巡察消息向社会公布。“小喇叭”喊响“最强音”。利用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村(居)委会的固定小喇叭循环播放巡察公告。村(居)网格员携带流动小喇叭入户,在群众身边开展宣传,让巡察工作“声入人心”。“小程序”征集“好意见”。利用“问卷星”小程序设计网络调查问卷,方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巡察过程中,该问卷点击量近2000次,收集意见建议25条。
拓宽渠道“闻”:挖掘部门存在的问题。采取“调阅档案+集中座谈+信访举报+明察暗访”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掌握第一手信息。“条线听”详情。审阅被巡部门自查报告,调阅部门文书档案资料,全面了解被巡单位情况,巡察员工作底稿“日核日清日报告”,全面起底问题。“信访听”民情。设立巡察专用举报电话,开设线上巡察信访邮箱,线下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5个信访举报箱,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访谈听“社情”。召开各个层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党员代表、政协委员、村居干部、企业单位等人士意见,力求发现被巡对象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走访听”实情。巡察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20余次明察暗访,走访服务对象83人次,以普通服务对象的身份深入窗口单位、项目现场、企业单位,在基层一线找“病灶”。
立足区情“问”:找准体制方面的问题。坚持刨根问底、有的放矢,对被巡单位中层以上人员共计39人次开展全覆盖个别谈话。针对被巡单位职能职责的区别,制定个性化谈话清单,对被巡对象执法工作存在问题、学习教育培训情况、履职担当情况、廉政风险管控等方面直接询问,重点查找“法治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对前期发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了解核实,深入解剖麻雀。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分析研判,校准巡察方向。
去伪存真“切”:梳理列入清单的问题。对于需要核实的问题,在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深入研判、去伪存真。经过甄别,将前期查找的176个问题梳理汇总为125个,形成部门问题清单并与被巡单位主要负责人沟通。对于不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对各被巡单位靶向治疗,要求被巡单位对照问题清单,认真检视、主动担当、排出路径。把“即知即改”和“长久立制”统筹结合,确保问题见底清零,全力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苏锡通园区巡察办 孙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