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举报某镇发放拆迁工作津补贴的群众来信后,我们发现开票方和该镇一工作人员同名同姓,就以此为突破口,依托大数据查询、多方查证等方式,查处该镇滥发拆迁工作津补贴40余万的问题,多名领导干部受党内警告处分……”南通市通州区纪委监委开展的“精品案例”评选活动中,参赛人员正进行案件分享。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进,通州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2022年度审查调查“精品案例”评选活动。经前期筛选,由各执纪监督室、审查调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从去年自办案件中选取的16个具有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的典型案例初步入围。评选过程中,各组代表依托PPT等方式再现案件特点、摸排手段、突破关键,并对主要做法、特色亮点、办案成效进行系统总结阐述,评委从线索挖掘、审查调查、查办效果、特色亮点四方面现场打分,评选出十佳精品案例。
如何从寥寥数语的举报信中层层探究拆迁工作餐、津补贴发放的猫腻?如何用“铁脚板”和“绣花针”拨云见日、查清事实?如何紧盯工程领域,深查围标串标?……参加评选的案件中,有的侧重于线索摸排、有的侧重于技术赋能、有的侧重于源头治理、有的侧重于以小见大,多样的题材、生动的阐述、精准的思路和系统的梳理,充分发挥了的示范引领作用,受到现场纪检监察干部的一致好评。
“这次案件评选活动提醒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破除问题线索反映什么就查什么的惯性思维,把问题线索放到政治生态大局中去研判。”
“案例是折射业务水平的‘镜子’,是检验案件质量的‘标尺’,要严格依法依规办案,实体与程序并重,才能将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纪法和历史的检验的‘铁案’……”
下阶段,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完善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比机制,深化结果运用,充分梳理、分析、推广审查调查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做法,实现案件质量反馈、交流和提升的良性互动,倒逼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以更宽阔的思维、更严格的标准、更高效的方式提升监督执纪执法质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佟霁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