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城建集团纪检监察组:切实强化案件质量评查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0

“组长、组长,我们组被省纪委监委随机抽取进行阅卷评查的1件案件评定结果出来啦,良好!良好!”8月13日,收到市纪委监委转发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关于反馈(南通市)案件质量评查报告及问题清单的通知》,南通市纪委监委派驻南通城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综合室主任洪莹莹颇有感触。该组办理的王某违纪案件在这次全省案件质量抽取评查中评定“良好”等次,同时,也指出该案件办理中存在的7个问题。

根据反馈意见,该组第一时间积极与市纪委监委所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案件审理室对接,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结合“三化年”的要求,从理念思路、流程机制、方法路径、专业能力等方面举一反三提出措施,从严从实推动整改落实到位,切实做好案件质量评查反馈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是“集中式”研究,压实整改责任。该组将案件质量评查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当前工作最突出位置。组长钱雪强第一时间召集组务会,专题研究问题整改工作。通过复盘分析,对案件质量评查反馈的7个具体问题进行逐条“过筛”。对照案件评查整改“谁主办、谁负责,谁分管、谁督导”的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一对一”研究整改措施。对照反馈问题所涉及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法规条款,进一步强化执纪意识、证据意识、法条意识、责任意识。

二是“销号式”落实,确保真改实改。该组全面梳理案件评查反馈问题,逐一提出整改具体措施,明确具体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切实将省纪委监委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提高办案能力和案件质量的重要抓手。制定整改方案,列出“三份清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式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对违纪行为定性处理、立案条款引用不当的问题,组织办案人员重点学习相应条款,及时纠正偏差。对初核报告、立案报告中调查不准确、引用不规范问题,及时对照调整相应内容,加上相应附件。结合组内业务学习,专题学习相应专业知识,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夯实基本功。该组对照反馈问题,及时补充4份谈话通知书、3份调取证据通知书。对4个审查调查文书不规范问题,及时调整初核报告、立案呈批报告中立案审查的规范用语表述,调整立案决定书、立案通知书主体抬头,并规范使用组印。

三是“链条式”自查,提升案件质量。该组对照案件质量评查报告中反馈的各类具体问题,形成了一本提升案件质量的“错题集”,举一反三。对近三年来已办结案件开展了一次系统性链条式“回头看”,防止类似问题“旧错新犯,清仓见底,及时纠正。对在手办理中的案件,及时梳理可能出现的办案质量问题,及时提醒,防止问题再现。该组认真学习了报告中的所有案例,收集整理汇总了案件质量常见问题,围绕具体案例从主客观方面分析、总结案例质量问题原因,引导办案人员形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思维模式,在实战中提高办案质量。该组通过总结提炼,制定了派驻组案件办理负面清单,从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管理文书、处分执行等方面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10个,充分发挥案件质量评查把脉问诊、纠偏纠错功能,做到根治老问题、预防新问题,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改促优,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四是程序式”办案,完善规范机制。该组将以此次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年行动各项任务,聚焦规范标准、高质高效办案,聚焦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纪委的精神要求,紧紧围绕案件审理“二十四字方针”,采取“提升处置能力、分类建立台账、集体分析研判、坚持有机融合”四项措施,对问题线索实行程序式规范化管理机制。由专人管理,规范问题线索登记。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实行专人负责,逐件登记,建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采取“建账、对账、销账”的方式,实现“件件有人管,事事有着落”。对在手线索实行精细化管理、及时跟进。建立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制度,按线索来源、性质进行分类统计,记录线索来源、反映的主要内容等信息,实时跟踪线索处置进度,力求线索处置及时无误。对问题线索全程监督、有力问责。根据《南通市纪委监委机关问题线索全周期管理工作提示》,对在手的问题线索建立办理台账,对问题线索办理进度由专人负责汇总,及时跟踪督促办理,集体研究处置意见,同时与驻在企业及时沟通意见,并向市纪委监委上报办理情况,确保问题线索处理有效到位,案件办理规范标准、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