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耻的句号 ——通州区平东镇原党委书记陆洪来案件警示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28 阅读:0
  编者按:通州区平东镇原党委书记陆洪来,在2002年1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租用、征用土地、协调矛盾等方面,为相关企业及个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相关企业负责人所送贿赂现金、港币、美金、购物卡、手表等,折合人民币120余万元。2013年9月5日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十万元。身陷囹圄的他写下了迟来的忏悔,他的真情“告白”或许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是一贴“清醒剂”。
  
  可耻的句号
  
  ——通州区平东镇原党委书记陆洪来案件警示录
  
  徐德高   杨佳丽   邱   洁   整理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十八岁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做过代课老师、房管员,之后又当了四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经过个人努力和党组织的培养,1997年我从村党支部书记一跃成为镇长助理,从此平步青云,一步步成长为主政一方的正科职领导干部。
  
  几何建功薄名利
  
  2002年组织上安排我去通州区平东镇担任党委书记。当时的平东还是一片穷乡僻壤,既没有一个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每年全镇财政收入只有600-800万元,在当时通州区23个乡镇中,排名总在倒数几位。
  
  我到平东镇后,下定决心要以改变这个镇贫穷落后的面貌为目标,脚踏实地的为党和人民做点实事、好事。当时正值招商引资工作全面铺开,于是我决定就从招商引资工作入手,努力打开工作局面。面对艰巨的招商引资任务,我不仅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而且每周召开一次推进会,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推进,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那怕通宵达旦也要解决问题。我还亲自出马,到外地与平东籍的老板沟通,劝他们回家乡投资,造福家乡人民。与此同时,我们镇党委和镇政府也对这些招商引资落户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如帮他们协调用地和群众矛盾,让他们免除后顾之忧。那时的我,一心扑在工作上,不但思想单纯,而且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每当看到平东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变化,内心总会有不小的成就感。在我和镇党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仅仅用了短短六年半时间,平东镇的财政收入就突破了亿元,不仅有了像样的街道和园区,而且综合经济实力也跻身于全区第五位。
  
  作为镇党委书记的我,因为工作尽职和努力,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然而在成绩面前,我的思想也出现了漂漂然,我把曾为全镇经济发展出过力、流过汗甚至流过泪,作为骄傲自满、放松自己的资本,结果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没有能把握住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转念且向钱看齐
  
  在平东镇担任党委书记的这些年,大大小小事务都由我一人说了算,大家迎合你、奉承你、讨好你,在一片恭维声中,自己的价值观开始慢慢发生了偏离,特别是看到自己关心帮助的一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老板们一个个富了起来后,总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比这些人差,而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远不如这些人好,于是就产生了当官吃亏的思想。渐渐地,我把钱看得太重了,我已不再满足于国家给我的当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而是从拒绝、犹豫到笑纳老板们借逢年过节等机会给我所送的钱和物。
  
  2006年5月,途径平东镇的新204国道要改道建设,沿线一家从事船舶修造的企业需拆迁部分厂区,企业老板丁某遂趁机向我提出要置换新204国道旁一块约23亩的土地,当时我没有同意。过了个把星期,丁某夫妇二人专程到我家来,与我商谈土地置换的问题,临走时丁某放了一只纸袋子在沙发上,对我说:“请陆书记多关心。”我连说:“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推辞不下我收下了这只纸袋子。待丁某夫妇二人走后,我打开袋子一看,里面装了十沓票子,总共十万元。我从没收过这么多钱,一连几天都忐忑不安,总感觉这是块烫手的山芋,思来想去觉得这钱不能拿。于是,过了几天,我还是让我爱人将这十万元退给了丁某。后来镇政府又与丁某经过多次商谈,最终我同意将新204国道旁丁某提出的那块土地置换给他。年底,丁某一个人到我办公室来,向我汇报了那块23亩土地的开发计划。临走时,他从包里拿出三沓人民币塞进我办公桌抽屉里,并对我说:“陆书记,谢谢你的关心,给你拜个年。”我知道,丁某这次送3万元给我还是因为我同意置换土地给他,并且之前在其企业租用、征用土地过程中,我也为他协调了基建中的群众矛盾,使企业顺利落户,他只不过以拜年为由头向我表示感谢,所以我跟他客气了一番后就没有再推辞,之后也没有再将这3万元退给他。渐渐地,从几千到一万、两万,甚至十万、二十万,每到逢年过节,我家的门槛几乎要被这些老板、商人踏破,我收钱时也从最初的畏首畏尾变得心安理得。
  
  商人因利结友朋
  
  我到平东镇担任党委书记后,总有那么几个人围在你身边,相处得比较好,比较“铁”,他们也借各种机会讨好自己,有个姓陈的企业老板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企业座落在平东镇,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每当遇到一些难题都会来找我帮忙解决,我也确实在他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他关照不少,加之我老婆和他的老婆是同学,因此他与我走得比较近。2006年,我去香港参加区里组织的招商会,我就让陈某陪我一同前往,因为他在香港有业务,对香港比较熟悉,我欲让他一起去帮我介绍客户。开会期间的一天晚上,陈某到我住的酒店房间里来,送给我一只信封,并对我说:“你第一次来香港,这是点港币,给你在香港零用。”因为陈某当时正准备购买平东镇一家砖瓦厂的地块搞钢结构项目,所以借机向我表示,我客气了一下就收了下来,之后在香港将他所送的1万元港币零用了。离开香港前,陈某还买了一只欧米茄女式手表让我带给我老婆。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回到平东镇后,当陈某又向镇政府提出欲要购买该砖瓦厂地块的事宜时,我在镇党委会上便同意了他的要求。并且在该地块拆迁过程中,我还为他协调了不少周边老百姓的矛盾。陈某为此对我很是感激,在我2007年去香港参加培训期间,陈某的老婆还专门邀请我老婆、儿子及未过门的儿媳赶到香港玩了一圈,并购买了一些金挂件、皮包、丝巾等物送给我家人。
  
  2007年7月,我到陈某的企业看项目进度,陈某告诉我,因为施工现场在码头岸线上,施工需经航道管理部门审批,我就对陈某说:“你加快施工进度,其他的事情我来处理。”回到镇上,我就让镇党委副书记和副镇长一起去航道管理部门协调,最后让陈某补办了手续,项目没有停工,也没有罚款,工程进度没有受到影响。过了几天,陈某打电话叫我到他厂区,将一只纸袋放到我车上,对我说:“谢谢陆书记帮忙,以后少不了还要麻烦你。”我连说不需要,推辞一番后收了下来,这次他又送了我5万元。之后,陈某还多次借我儿子出国、老婆住院、逢年过年给我送钱送物,几年下来又共计送了5万多元。
  
  除了陈某,平东镇类似的企业老板为了与我搞好关系,总是借各种机会向我献殷勤,他们跟我打得也火热。我总认为,这些人都是在自己的帮助下发了财,既然成了朋友,我拿他们的一点钱财不会有什么风险,于是收受了他们以各种理由所送的钱物,有的一笔送10万、一笔送20万,有的为我新房装修支付数万元空调款。慢慢地,变成温水煮青蛙,日积月累酿成了大错。回想起来,只怪当初自己不好,商人朋友都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他们为追求最大利益会不择手段,对他们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我自己交友不慎,没有保持距离,最终跌倒在所谓的朋友手下。
  
  毁我卅载日落西
  
  在利益和诱惑面前,本人虽然有过犹豫和徘徊,也有过退还和上交,特别是2010年8月,当听说邻镇有位党委副书记被双规后,外界传言我也被双规,内心十分忐忑,便跟老婆商量后还退了一部分钱财给相关企业的负责人,但最终没能彻底不收、彻底退还,还是犯下了大错,铸成了大恨,走上了今天这样可悲的下场,给党组织、给亲人们、也给自己留下和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影响,真正印证了古训“一失足成千古恨”。究其原因,一是侥幸心理。虽然自己也敬畏法纪,但更心存侥幸,价值观发生偏离,总认为自己是平东镇的党委书记,有地位、有权威,对平东镇的经济发展有贡献,即使我拿了收了老板们的钱财,纪委和检察机关也不会查到我。二是安全心理。总认为从朋友圈子里面拿点钱安全可靠,因为自己关心过他们,帮助过他们,都是“自己人”没有什么风险,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对这帮“朋友”也就没有了防线,失去了底线。三是无所谓心理。我对一些社会现象总认为无所谓,尤其是逢年过节,老板们向我拜年,我认为这是一种感情的沟通,也是一种礼尚往来,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久而久之就感到习以为常,最后也让所谓的过年“拜年”害苦、害惨,更使自己触犯了党纪国法。
  
  今天,我坐在这里写下这样的忏悔,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由于我的错,给我30余年的奋斗历程画上了可耻的句号,让一切努力和奋斗付之东流;由于我的错,也让年近八十岁的老父亲欲见儿不能;由于我的错,还让与我相濡以沫并且动过两次大手术的妻子经受惊吓和煎熬,还不知丈夫何时能回家;由于我的错,更让我的儿子儿媳原定好的婚期变得了无踪影。我只有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真心实意的悔过、改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给党和组织造成的不良影响,给家庭、亲友带来的巨大伤害,将自己重塑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