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我委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有一份红色书信让我异常感动。
在跨度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有这样一封家书,因第一段有“再带给你十几个字”的表述,我们便约定俗成地用其命名家书。这是执笔人殉国三天前写给妻子的,却晚于牺牲的噩耗到达妻子。执笔人叫左权,一位抗战期间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他于1942年5月25日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于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信中,左权写下了战时的闲暇时光,搞生产、玩扑克,在“比以前艰难多了”的生活中,仍能苦中作乐,仍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信中左权写下了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这份儿女绕膝,如今最平常人家的小幸福,却是彼时一位军人最为珍贵的期许;信中左权写下了诉妻子的衷肠,“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而抵挡思念的方式,却是因时局复杂处理问题时不必太顾及自己,却是力求进步来安慰自己。
这是一份如此质朴的情感,但比起万里疆场上的挥斥方遒,这是更为真实的迸发。在左权将军的祭日,我想用一首小诗表达我革命者的敬意:
原本只想再带给你十几个字,却感情如注洋洋洒洒;
原本只想再聊几句里短家常,却开口变成心系国家;
原本只想再了解点孩子近况,却提笔写就百战金甲;
原本只想再诉说对家的思念,却马革裏尸咫尺天涯。
(海门区纪委监委 张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