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邓颖超穿过的丝绵袄。这件看似普通的丝绵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天津天虹服装厂的73名工人从电视上看到了邓颖超独自为周总理守灵的情景。天津有句俗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天虹服装厂多是女工,为了安慰悲痛中的邓妈妈,大家决定做一件丝绵袄送给她。工人们每人拿出五角钱,购买布料和丝棉。可是,没有尺寸怎么办?他们想到,通过电视影像和邓颖超与总理的合影来估量她的身材,斟酌许久,才动手裁剪。大家一针一线连夜赶制,想让邓妈妈在春节时能穿上这件新棉袄。丝绵袄做好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寄给邓妈妈呢?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将包裹寄到中南海困难重重,大家决定将包裹寄到人民日报社,请他们转交给邓妈妈。
邓颖超收到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细针密线缝制的丝绵袄,还附着一封信,“棉衣虽轻,但它代表了70多颗诚挚的心,寄托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件棉衣穿在您的身上,暖在我们的心里。”邓颖超试过棉衣后深受感动,这些青年真有办法!没有尺寸,也没有见过她,竟能做出这么合体的棉衣。一向廉洁自律的邓颖超从不收礼,但如果将这件棉衣退回去,一定会伤了工人们的心。于是,她决定收下这份礼物,并让工作人员写了回信,“棉衣已收到,谢谢工人们的关心和慰问,这次就不退回棉衣了,寄给你们30元作为衣服的成本费,可用于购买学习书籍和用品……”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珍藏着邓颖超支付这件丝绵袄费用的账单。
邓颖超非常珍爱这件丝绵袄,穿着它出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会见过许多中外友人。棉衣破了,她也舍不得扔掉,请来师傅更换了新的棉衣里子继续穿。她一直惦念着为她缝制棉衣的工人们。1984年,她视察天津时专门会见了她们。八十高龄的邓颖超坚持与工人们一一握手,她说:“八年前你们为我一针一线缝制棉衣,今天我要和你们一个一个握手,表示感谢!”工人们非常感动。临别之际,她挥笔写下题词,鼓励她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要有所为,有所好为,有所大为”。
棉衣虽轻,却情深义重。一件普通的丝绵袄,饱含着以天虹服装厂工人为代表的天津人民对周恩来、邓颖超的深厚情感,更反映出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热爱人民、严于律己的崇高人格风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对于我们来说,处于现代化新征程的新时代,是无比幸运的。我们的青春,没有如此艰难,选择也没有如此悲壮,但老一辈革命家的为民情怀、廉洁奉公的无私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传承。
传承,需要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一切依靠人民的铿锵宣誓,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无论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党更是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完美答卷。“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巡察工作中,更需要我们时刻检查和反思自己,是否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巡察价值导向?是否坚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巡察带来的变化。
传承,需要勇挑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百年历史的新起点、关键点,更需要我们以激昂的姿态、出色的履职能力奋力开启新征程。正如邓颖超鼓励工人们“要有所为,有所好为,有所大为”一样,作为一名巡察新兵,想“要有所为”,必须将“学思践悟”四个字一以贯之,把学习作为首要的能力来提升,坚持干中学、学中练。珍惜身边巡察老兵的“传、帮、带”,以巡代训,拓宽视野,培养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担当精神,锤炼自己“拨开云雾见晴天”的职业素质,练就精准发现问题的过硬本领,做到“有所好为,有所大为”。
传承,需要守住清廉自律的廉洁底线。一身正气心坦荡,两袖清风守清廉。邓颖超不愿辜负工人们的一片心意,收下了丝绵袄,但坚持付给工人们30元成本费。作为巡察机构的一名挂职人员,虽不是正式的巡察干部,但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质。在巡察期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醒,思想上不松懈,行动上不偏差,严格按照打铁必需自身硬的标准要求自己。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党的百年辉煌历史,蕴含着党历经艰辛、饱经风雨而凝结成的智慧和经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学习党史,重在践行。我们要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感悟为民的情怀,践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跑赢现代化新赛程。(南通市委第二巡察组挂职干部、通州区石港镇纪委副书记 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