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通州区一体推进“巡审”联动,对区人社局开展巡察与审计监督,通过定期会商、同题共答,第一时间将该局下属某公司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违纪问题移送区纪委监委,最终,该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副经理在巡中就被立案调查。
近年来,通州区纪委监委以全域推进廉洁通州建设为抓手,一体构建“大监督”矩阵,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
该区探索以党内监督推动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审计、财会、统计、群众、舆论等九类监督贯通协调,专题召开区纪律监督、巡察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调工作部署会;建立“纪网”联动机制,积极发挥12345政务服务平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线上平台作用,充分借助公众、媒体等监督力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建立“纪巡审”联席会议机制,共享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成果;建立“监检”联动机制,与区检察院联合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推动及时整改;统筹“四项监督”,全面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效共享机制,推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建立“纪监+网格”长效机制,实现纪检监察工作和网格化治理双项融入。2023年以来,全区2名党员干部在严密监督的震慑下主动投案,充分彰显了反腐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
“我们组挂钩的镇是农业大镇,经过集体研判,把村集体‘三资’监督作为本组联动监督项目,去年10月份以来,已查处3起套取农机补贴案件和2起套取全托管经营主体奖补资金案。”区纪委监委第三专项监督组相关同志介绍道。
通州区纪委监委健全“室组地”联合监督机制,建立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五个专项监督组为实施主体,相关纪检监察室、镇(街道)纪(工)委、派驻(出)机构为联动单元的“1+5+N”联动监督机制,各组结合年度政治监督清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区纪委监督责任清单以及项目建设攻坚、营商环境优化、机关作风提升专项监督内容,选取重点监督项目进行立项,将监督事项及任务锁定区间、具体聚焦,推动监督力量从独立分散向条块结合发展。
同时,从确定监督项目、制定监督方案、组织实地监督、分类处置问题、推动整改落实到开展优秀项目评选,全程闭环管理、分级实施,采用“限时+销号”“晾晒+比拼”等手段,月跟进、季分析、年评选等制度,不断完善清单化管理、模块化调度、质效化监督的联动监督工作机制。